总体来说,中医医美并非简单的皮肤管理,而是将容貌问题视为内在气血、脏腑功能的外在投射。中医医美,讲究“以内养外”。
当前,中医医美主要包含六方面:
一是中药美容,内服辨证施方,如桃红四物汤、逍遥散,改善黄褐斑、皮肤暗沉;外用七白散、玉容散等古方面膜,艾叶、玫瑰花等药浴,修复皮肤屏障。
二是针灸美容,刺激面部经络,紧肤、减纹;针刺合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位,缓解痤疮、色斑;耳穴贴压,辅助祛痘。
三是拔罐刮痧,面部拔罐促进血液循环,淡纹、亮肤;背部刮痧排毒祛痘,尤其适合“痘痘背”人群。
四是推拿按摩,循三焦经、肝经等手法按摩,改善色斑、黑眼圈;点按睛明、攒竹、迎香等穴位,淡化眼袋、法令纹。
五是食疗药膳,因人施膳,血虚用红枣、枸杞、阿胶,湿热予薏米、赤小豆、茯苓,抗氧化选黑芝麻、桑葚、绿茶。
六是特色疗法,火针应对顽固性痤疮、扁平疣;耳尖或背部点刺放血,治疗实热型痤疮、麦粒肿;神阙穴(肚脐)艾灸或敷药,改善宫寒所致皮肤暗黄。
中医医美有其特色,比如强调个性化辨证,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用逍遥散、针灸太冲穴,肺胃热盛型痤疮用枇杷清肺饮、背部拔罐。
与此同时,强调自然疗法,以中药、针灸和刮痧替代化学制剂,注重整体调理,养肤同时调节睡眠、消化等功能,并且以预防结合抗衰,以节气艾灸、药膳等延缓衰老。
现代人更需“内养”。由于慢性病年轻化,熬夜、压力,使肝郁脾虚,痤疮频发;40岁后肾气衰退,单纯“拉皮”无法拯救面部“垮塌”。“内养”决定“外美”。皮肤是内脏的镜子,黄褐斑常因肝郁血瘀,单纯激光易复发,疏肝(柴胡、玫瑰花)活血(当归、川芎)方能治本;额头痘多属心火,鼻周痘关联脾胃湿热,需莲子心清火,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;皮肤干燥、早衰多因肺肾阴虚,需沙参、麦冬润肺,熟地黄、枸杞补肾精。气血是容貌的根基,脾胃强健,“苹果肌”饱满;长期节食减肥耗气血,昂贵填充剂也难掩皮肤凹陷、萎黄。经络是美丽的“通道”,胃经受阻,法令纹加深;胆经失调,眼角皱纹增加;针灸、刮痧疏通经络,比单纯填充更自然持久。
建议爱美人士:先调体质,再做项目;把反复长痘、色斑加深视为内分泌预警,及时内治。气血充盈、经络通畅,则美自天成、神采奕奕。
(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)
华泰优配-在线炒股杠杆-东莞股票配资-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