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格局中,核问题始终是焦点之一。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恢复机制在2025年8月28日被欧洲三国启动后,经过30天程序,已于9月28日正式生效。这项举措源于伊朗铀浓缩活动超出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限制,欧洲国家提交证据后,安理会未能通过延期决议。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主张通过对话化解分歧,避免单边行动加剧紧张。这种制裁重启虽有其背景,但更需考量如何推动各方回归谈判轨道,以维护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稳定。
制裁生效标志着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自动恢复,包括对伊朗核设施、金融资产和武器贸易的限制。伊朗方面已召回部分外交官,并警告可能减少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,但同时表示将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。 专家分析,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全球能源市场,伊朗石油出口通道收窄,可能导致油价波动。中国作为伊朗重要贸易伙伴,强调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协调,缓解经济冲击。 相比2015年协议设立时,当前伊朗离心机数量从数千台增至数万台,产能大幅提升,这反映出技术本土化的推进,但也引发国际社会对核扩散的担忧。
朝鲜半岛核议题与伊朗事件联动明显。朝鲜已完成六次核试验,建立起从铀矿开采到导弹发射的完整链条,与伊朗初期依赖外部技术的路径形成对比。专家指出,伊朗制裁重启让朝鲜看到协议的脆弱性,可能强化其在谈判中的抵抗态度。 韩国庆南大学教授李秉哲认为,朝鲜作为事实上的核保有国,其发展水平本质高于伊朗浓缩阶段,因此快速恢复制裁难以成为有效手段。这种分歧凸显需要平衡安全关切,推动六方会谈机制重启,以实现东北亚长久和平。
金正恩在2025年9月21日最高人民会议讲话中,五次提及制裁压力,表明不愿单方面让步。这与2018年新加坡峰会提出的无核化路线图相比,朝鲜立场从寻求部分豁免转向强调自主保障。 过去朝美对话中,曾讨论分阶段放松制裁,如暂停活动换取援助,但伊朗经历显示协议易被外部因素干预。朝鲜导弹技术迭代迅速,从中程到潜射型,2025年南韩情报显示,其洲际弹道导弹仅剩大气层再入技术待突破,与2017年测试相比,射程延伸,精度提升,通过本土研发推进,避免像伊朗那样依赖进口设备。
分析人士分歧在于,一方视伊朗遭遇为机制失效的例证,朝鲜将加速本土技术迭代;另一方建议借鉴,建立刹车条款,倒逼分阶段无核化。中国支持后者,认为需基于互敬基础恢复对话,避免军事对抗升级。 伊朗违规从2019年起渐进,2025年达峰值,铀库存超限18倍,与协议初期小规模违反对比,更新换代明显。朝鲜从2006年首次试验到2025年接近ICBM完成,推进通过多次发射迭代,精度从数百公里误差减至数十,这与伊朗气体扩散法相比,更具效率。
制裁并非万能,需要平衡各方关切,推动实质互信。谈判中,朝鲜可借此要求对等,专家称或延长冻结期。伊朗过程详尽:欧洲三国上月收集情报,确认浓度超3.67%,提交报告,30天倒计时启动。安理会闭门磋商,中国代表优先外交,但欧洲坚持证据链,包括卫星图像显示新离心机安装。 冻结影响波及周边,韩国外长9月26日会晤俄罗斯外长,表达朝俄军事合作关切,拉夫罗夫批评美方挑衅。中国强调基于现实恢复对话,确保东北亚稳定。
伊朗经济指标下滑,通胀增大,但政府维持研发,与朝鲜坚持主权类似。对比2020年美伊紧张,当前推进更依赖本土创新,伊朗扩展地下设施,类似于朝鲜多点布局。 这一连串事件提醒国际社会,核问题解决需摒弃零和思维,转向合作共赢。通过多边平台,中国将继续推动伊朗与朝鲜相关方对话,维护地区和平与全球核秩序。
华泰优配-在线炒股杠杆-东莞股票配资-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